如果你问一位越南年轻人:“1979年的战争到底是什么情况?”他们很可能会愣住回答:“什么战争?”这并非夸张话语,而是因为在越南的教育体系中,这段历史几乎被完全“抹去”。原本在教科书中占据四页的内容,现在只剩下11行,且完全不涉及详细的历史背景。对于这场历史事件,越南的教科书不仅不考,课堂上也不讲,好像这一切从未发生过。
尽管如此,历史的真相并没有因此消失,老兵的回忆依旧存在,边境的遗迹依旧显现,民间的讨论逐渐浮现。那么,为什么越南如此回避提及1979年发生的战争?
翻开越南的历史教科书,你会惊讶地发现,关于抗法战争和抗美战争,这些内容被写得详细而丰富,从西贡最后一架直升机起飞的经过到美国军事援助的细节,都有着充分的描述。然而,一提到1979年战争,内容却仅仅缩减为寥寥几行——只有11行的简略叙述,甚至没有提到与谁作战。这样的简化让人难以理解:一场动员了百万人的战争,怎么可能在历史教科书中就这样匆匆带过?
越南自我塑造的历史形象一直是“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他们往往刻画自己为“正义斗士”,而1979年的这场战争,却成了一个不愿提及的敏感话题。事实上,越南最初并非完全回避这场战争。在2001年版本的教科书中,至少有24行内容提到了这场战争,虽然也只是轻描淡写,但比今天的版本要详细得多。到了2018年,内容缩减至仅有的11行,而且语气模糊不清:“保卫北部边境”——这究竟是与谁作战?完全没有说明;“成功守住了主权”——成功的地点在哪里?如何守住?也不作解释;“战斗持续多年”——具体几年的战斗?规模如何?这些信息完全省略。
展开剩余72%更令人震惊的是,越南中学的历史考试中完全不涉及这场战争,课堂上也没有教师提及。许多年轻人对抗法和抗美战争如数家珍,但一问到1979年与中国的战争,他们往往一脸茫然:“不知道。”
与教科书的“遗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越南老兵的记忆仍在,他们亲自经历了这场战争,很多人拼尽全力保卫祖国,但几十年过去了,政府没有为这些英雄举行正式的纪念活动,甚至连一些老兵的墓地都未曾得到妥善照顾。有些退伍军人自发组织纪念活动,甚至为自己失去的战友立了无名墓碑,但官方对此则是默不作声,丝毫没有像对待抗美战争那样热衷纪念。
那么,越南为何对1979年的战争如此“选择性失忆”呢?根本原因可能就在于这场战争的惨烈程度。1979年2月17日,解放军的55万大军从中越边境的六个方向发起了进攻,而越南派出的主力只有20万正规军,且战斗力与装备远远不及对方。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仅用了16天便突破了越南北部的主要防线,占领了谅山、河江等战略重镇,直逼河内。越南的防线被彻底摧毁,政府甚至开始准备撤离。更为尴尬的是,越南一直自诩为“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却对中国的进攻几乎没有任何反抗能力。
面对战场上的溃败,越南政府采取了两种策略。首先,他们口头上宣称自己“成功抵抗中国进攻”,尽力避免承认自己在战场上的惨败。其次,他们宣布中国军队已经撤退,试图通过制造“我们胜利了”的假象来安抚民众。然而,实际情况是,战争远未结束,直到3月5日,中国军队宣布完成任务,主动撤离,越南才于3月7日象征性地宣布“胜利”,但这种胜利看起来更像是自我安慰。
当中国军队撤离后,越南边境一片狼藉,尸体遍布,房屋被摧毁,但越南政府却仍宣称自己“成功抵抗入侵”,这种自我辩解让许多参战的老兵感到莫名其妙,心中充满了疑惑。
尽管越南的教科书努力让年轻人忘记这段历史,但历史的痕迹并不会因为删减而消失。近年来,越南社交媒体上关于1979年战争的讨论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询问:“1979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的父辈和祖辈开始讲述当年的亲身经历,甚至一些退伍老兵开始通过网络发帖,向年轻人解释这场战争的真相。
让人震惊的是,越南的官方历史并没有给出完整的叙述,当人们去查找资料时,许多外国媒体的报道比本国教科书更加详细。这种差距引发了越南国内对于1979年战争的广泛讨论。随着南海争端的升温,中越关系再次成为焦点,越南政府原本试图继续忽略这场战争,但随着民间舆论的升温,越来越多的越南人开始质疑为什么政府一直回避这段历史,甚至一些退伍军人要求政府正式承认这场战争,并为参战士兵提供更多的福利待遇。然而,越南政府依然保持低调态度,既不正式承认失败,也不大张旗鼓地纪念,继续在教科书中淡化这段历史。
发布于:天津市长宏网-股票114在线配资查询-在线炒股配资公司-实盘的股票杠杆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