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27日,广西军区独立师2团3营攻克了广西防城县峒中公社的高巴岭5号高地及其周围阵地,成功压制了越军的防线。然而,天色已经接近黄昏,3营各连的伤亡较为严重,而部队对于地形并不熟悉。为防止越军趁机夜袭,团指挥部迅速下达命令,要求3营在越军遗留下的工事上加固防御,并加强警戒。
两天后的3月1日,越军发起了反扑。2团3营7连早已做好了充分的战斗准备。战士们与主动请求参战的峒中民兵连联手,共同抵御越军的进攻,成功地痛击了敌军。广州军区的高层领导对3营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赞扬。
在3月1日的凌晨,整个高巴岭地区漆黑一片。广西军区独立师2团3营7连的两名哨兵,正守卫着5号高地主峰西南侧山脚的第一道战壕,忽然隐约听到附近传来一些轻微的动静。为了不暴露自己的位置,其中一名战士果断地拉响了警报绊雷,伴随着地雷爆炸的闪光,几个人影迅速显现,最终确认是越军在进行夜袭。
展开剩余71%越军并未察觉到7连的暗哨,以为是最前方的战士触雷而已。越军的指挥官指示队伍继续前进。为了减少声音,越军士兵全部赤脚行进。然而,刚刚下过一整天的雨使得高巴岭一带的泥土异常湿滑,越军在静悄悄地行进时,仍然发出了声响。就在此时,7连的暗哨再次拉响绊雷,一名越军士兵被炸死。
两声爆炸响彻夜空,立即引起了3营7连全体官兵的警觉。在连长古葵的指挥下,战士们迅速从掩体中走出,进入各自的战斗岗位,做好迎接敌军的准备。
越军受到了两次爆炸的打击,头目显得十分不耐烦。不久后,一枚照明弹在高地上空亮起,照亮了战场。越军步兵乘机发动攻击,采用小群多路、多梯队的战术,迅速朝5号高地主峰的第一道战壕发起冲锋。
此时,阵地上静悄悄的,除了越军投来的炮弹,几乎没有任何动静。然而,7连的战士们并没有表现出慌乱,他们静静等待着战斗指令。越军的照明弹持续照亮着高地,越军不断发出指令,试图诱使3营7连主动暴露位置,然而7连早已安排好战术,绝不会轻易上当。
越军发现第一道战壕没有任何反应后,决定发动攻击。可是,他们万万没想到,一旦他们跳进战壕,就再也无法活着出来。战壕两头的喷火兵随时准备迎接他们的到来,而第二道战壕的战士们则时刻准备好手榴弹。
越军士兵一组一组地进入战壕时,突然遭到来自两端的喷火兵的猛烈火力,他们的进攻顿时陷入了困境。整个战壕瞬间被火焰吞噬,很多试图逃跑的越军士兵也被火烧得痛苦挣扎。与此同时,解放军2营3连为越军准备的“欢迎礼”让敌人损失惨重,越军的军官见状,毫不犹豫地命令部队撤退。经过这一轮惨烈的战斗,越军损失了大约一半的兵力。
越军在遭遇失败后,调集了100门迫击炮,集中火力轰炸高巴岭的第一道战壕。迫击炮的延时引信炮弹极为有效,将战壕的上方坡地轰得满目疮痍。紧接着,越军1个连的步兵开始再次冲锋,试图突破解放军阵地。
越军的战术颇具心得,采取了小群多路、分散冲锋的方式,尽量利用地形减小自己的暴露。然而,古连长早已做好应对准备。在第二道战壕下方20至30米的范围内,3营埋设了三条66式反步兵地雷带,一旦越军越过这个区域,就会遭遇致命打击。与此同时,战士们还准备了手榴弹、火箭筒、迫击炮等多种武器,进行远程打击。
阵地上,战士们坚守岗位,保证了对敌人的全面封锁。任何越军想要接近阵地的企图,都被解放军有效地压制。每当越军进入阵地100米内,便立刻遭遇四种武器的交叉火力压制,根本无法有效推进。
尽管越军的训练水平较高,战术经验丰富,但面对如此严密的防守,它们依然无法突破3营7连的防线。越军士兵尽管不断向解放军阵地发起冲锋,但在解放军的火力下,始终未能取得任何突破。
最终,越军在多次尝试未果后,被迫撤退。随着炮火的压制和解放军的反击,越军的士气逐渐崩溃,无法继续作战。在这场恶战中,解放军7连展现了顽强的战斗精神,成功守住了高巴岭的阵地。
发布于:天津市长宏网-股票114在线配资查询-在线炒股配资公司-实盘的股票杠杆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