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同桌都有了,我也想要。"这句话现在听起来是不是特别熟悉?
六月份考试一结束,我就发现朋友圈里开始各种晒,什么最新款手机啊,游戏本啊,还有那些动不动就几万块的毕业旅行,看得我心里直犯嘀咕,说实话我家孩子今年也高考,成绩出来后第一件事就是给我列了个清单,iPhone15、MacBook、还有什么欧洲十日游,加起来差不多三万多,我当时就懵了,这孩子是不是以为我们家开银行的。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前几天看到一个帖子,有个女孩子考完试跟妈妈要一万块买化妆品和手机,妈妈说手头紧只能给五千,结果这孩子直接在网上发帖说"连一万都拿不出来还生什么孩子",我看了真的是又气又心疼,气的是这孩子怎么能这么说话,心疼的是那个妈妈估计晚上都睡不着觉。
展开剩余84%其实仔细想想,这些孩子也不是天生就这么不懂事的,我们当父母的也有责任,我自己就是,从小到大从来不跟孩子说钱的事,总觉得孩子还小不用让他们为钱发愁,结果现在好了,他们对钱完全没概念,觉得要什么就应该有什么。
我一个做环卫的朋友跟我说,她家孩子也要毕业套餐,两万多,她说那是她四个月凌晨五点起床扫街的钱,一分一毫都不容易,但孩子不懂啊,他们只看到别人家有就觉得自己家也应该有,这就是现实,残酷但真实。
现在想想我们这一代父母真的是太不容易了,供孩子上学已经掏空了家底,好不容易熬到高考结束以为可以松口气了,结果又来了个毕业消费,这一套下来有些家庭真的是雪上加霜,我看到有家长在网上发帖说孩子成绩不咋地估计也就勉强上个民办本科一年学费就挺贵的,家里正发愁呢孩子却提出要近两万块买手机电脑和旅游。
前两天我看到一个视频,校门口家长直接把苹果全家桶都准备好了,说是答应孩子的一定要做到,底下评论有人说花了五万给孩子买礼物结果成绩出来连本科线都没过,我看了都替他们心疼,这钱花得值吗?
其实我觉得这背后有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我们太容易被别人影响了,看到人家孩子有什么就觉得自己孩子也得有,不然就是亏待了孩子,可是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啊,有些家庭确实富裕眼睛都不眨一下就能给孩子买,但大部分家庭都是普通人真的没那么多闲钱。
我觉得商家也有问题,天天在那里营销什么"青春就要最好的""毕业季必备",把孩子们都给洗脑了,以前高考完能吃顿好的买几件新衣服就很开心了,现在非得是最新款非得出国旅游,这标准是不是有点太高了,说白了就是被商家给带节奏了。
最关键的是我们得让孩子明白,父母的爱不是用钱来衡量的,我给你买得起一万的手机不代表我爱你,我给你买不起也不代表我不爱你,真正的爱是什么?是十几年来的陪伴,是生病时的守候,是你遇到困难时的支持,这些才是真正的爱,但现在的孩子好像不太懂这些。
我现在在想是不是应该让孩子参与一下家庭的经济规划,让他们知道钱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花的,房贷车贷生活费医疗费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开支,不是说想要什么就能有什么的,一万块钱对于农民来说可能是种十亩地的收入,对于环卫工人来说是四个月不吃不喝的钱,这些孩子们都不知道。
还有就是我们得教会孩子区分什么是需要什么是想要,手机可能是需要的但一定要是最新款吗?电脑可能是需要的但一定要是游戏本吗?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好好思考,不过说实话有时候我也会心软,看到孩子失望的样子就想算了买就买吧。
我不是说不能给孩子买东西,而是说要量力而行,不要为了满足孩子的虚荣心而把家庭搞得负债累累,孩子的成长需要的是爱和陪伴不是名牌和奢侈品,但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你看到别人家孩子都有的时候真的很难淡定。
现在这个社会攀比的风气太重了,孩子们从小就被这种氛围影响着,觉得有钱就是成功没钱就是失败,可是钱真的那么重要吗?我觉得品格教养责任心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但现在好像没人在乎这些了。
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节点不是终点,以后的路还很长,与其把钱花在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上不如教会孩子如何面对生活如何承担责任如何感恩父母,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现在的孩子真的听得进去吗?
我有时候也会想,是不是我们这一代父母太惯着孩子了,从小什么都不让他们操心,结果现在反过来被孩子嫌弃,真的是有点讽刺,不过抱怨也没用,孩子已经这样了只能想办法慢慢引导吧。
说到底钱这个东西真的是个大问题,有钱的时候觉得没什么,没钱的时候才知道它的重要性,希望我们的孩子能早点明白这个道理吧。
发布于:江苏省长宏网-股票114在线配资查询-在线炒股配资公司-实盘的股票杠杆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